<menuitem id="ptfaq"><th id="ptfaq"></th></menuitem>
<i id="ptfaq"><code id="ptfaq"><option id="ptfaq"></option></code></i>

  • 热点解读

    彭柏兴彭柏兴

    与其问如何签?不如说如何验? — 岩土感悟(53)

    详细勘察报告是施工图设计依据,详勘单位是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工程建设过程中,常常遇到详细勘察单位是一家,施工勘察是另一家,时常发生两家勘察单位对场地地质条件、岩土参数认知不统一的情况。施工单位感到麻烦、建设单位觉得被动。有什么好办法呢?本文讲的故事,或许是解决途径之一。

    杨光华杨光华

    依据压板载荷试验的切线模量法如何反映深层土的影响?

    切线模量法是杨光华教授提出的一个地基沉降计算的新方法,其可以计算地基的非线性沉降全过程,方法简单可靠,思路巧妙。是原位土力学的一个新发展,是当今土力学的一个重要进步,对提高地基沉降计算的准确性,促进地基基础设计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为更好加深同行对该方法的理解,特发表杨光华教授所写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李广信李广信

    近3年注册考试中的渗流问题

    自2018年以来,注册考试的案例题只有25题,取消了原来的5道可选的余量,使命题专家和考生都大大减少了回旋的空间,难度随之增加。这3年案例题的一个特点是有关渗流的内容有所增加。渗流是土力学中概念较多较深的部分,其中有关的考题中有些瑕疵,在这里提出供大家商讨。

    关键词:注册考试渗流问题2020-11-13
    彭柏兴彭柏兴

    路面塌陷何时了?-岩土感悟之(42)

    城市是经济、文化、活动的集中地,城市地面塌陷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发生的城市地面塌陷和沉降多达500~1000起,不仅对市民财产和安全带来损害,而且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工程探测技术发展飞速、大数据集成正成时尚的今天,如何在城市建设中不重蹈“地面风光无限,地下千疮百孔”的覆辙呢?笔者简单梳理了近10年来自己所在城市几个案例,分析了其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粗浅建议,愿观民风者得焉。

    方玉树方玉树

    对《边坡规范》2013版若干疑问的回应

    近年来若干知名学者发文对《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以下称《边坡规范》2013版)有关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水力计算问题提出意见,本文进行回应。

    方玉树方玉树

    新书《<边坡规范>2013版修改建议》概貌

    新书《<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修改建议》日期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为反映该书概貌,提供了一组照片。

    关键词:边坡规范修改建议照片2020-01-30
    李广信李广信

    《土力学》教材中关于一维固结微分方程推导的讨论

    土力学的“土”很为精于数学力学者所诟病与腹诽,这我们可以用学科特点来搪塞。但既然忝列于“力学”,基本的游戏规则还是要遵守的。连正负号都总是错误,那就是耻辱了。此文针对各种教材中的几种情况与方法分别进行了推导与分析,但愿对于讲授和学习《土力学》的师生们有所裨益。已是耄耋之年,经常犯糊涂而被老伴申斥,谬误之处敬请指教。

    关键词:土力学教材维固结讨论2019-08-29
    上一页 12345 ...10 下一页
    申请评论员发表话题
    评论员
    扫一扫,关注微信
    av视屏在线
    <menuitem id="ptfaq"><th id="ptfaq"></th></menuitem>
    <i id="ptfaq"><code id="ptfaq"><option id="ptfaq"></option></cod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