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ptfaq"><th id="ptfaq"></th></menuitem>
<i id="ptfaq"><code id="ptfaq"><option id="ptfaq"></option></code></i>

  • 新书《土中水压原理辨析与应用研究》简介

    2022-07-11 09:19  来源:岩土网  阅读:1659
    关于水压原理及其在土力学中应用的理论——水压率理论


    新书《土中水压原理辨析与应用研究》简介

    新书《土中水压原理辨析与应用研究》日前已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部分析研究土中水压原理及其应用的专著。土中水压原理是作者提出的新的土力学基本原理。该书首先阐释关于水压原理及其在土力学中应用的理论——水压率理论,然后回应一些学者对以水压原理为核心的水压率理论的质疑,最后用水压原理分析一些与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有关的认识(包括对地下结构浮力、有效应力、有效自重应力、水土压力、固结、基坑突涌、渗流破坏的认识)存在的问题。

    土中水压原理与有效应力原理、渗流定律一样,具有十分简单的表达式。水压率理论是关于土中水压原理及其在土力学中应用的理论,因其关键概念是水压率而得名。

    以土中水压原理为核心的水压率理论在土力学中的基础性意义可以从某知名学者的两句话中体会到。他在《某文中说:水压率理论“对于经典土力学学科的主要课题都进行了系统的改造”,在另一文中说:“如果水压率理论被证实,那可能是土力学百年来最重要的前进和发展。”

    水压率理论的公开发表可谓一波三折。1991年《后勤工程学院第三届科学报告会宣读论文汇编》首次刊载的阐述水压率理论的文章“水下土力学若干问题”,1993年《后勤工程学院学报》第2期刊登了作者的阐述水压率理论的文章“饱和土孔隙水压力及有关土体变形破坏问题的研究”。因这两部书刊在当时均非正式出版物,读者寥寥。1990年代作者曾向某刊物投稿遭退回(未附退稿理由)。本世纪初作者将稿件转投另一刊物也遭退回,退稿意见称:“文章是对土力学中若干基本概念的重复阐述,没有新意”。后将文章投向第三个刊物又遭退稿,三位审稿者中一位的意见是:孔隙水压力计算时应乘以孔隙度即 (但未说明为什么);另两位的意见是:孔隙水压力计算不应进行折减,因为结合水能传递水压力。其中一位举例说:2003年毛昶熙主编的《渗流计算分析与控制》(第二版)一书中就有结合水能传递水压力的意见(为此作者特意买了这本书来看,发现就只有一句话)。这两条意见的正误姑且不论(关于正误,本书有分析),两者相左是十分明显的:前者认为折减是对的但折减系数(它介于0~1之间)不对(应取孔隙度,它既远大于0也远小于1),后者认为折减是不对的。这就是说,该刊编辑部对同一个孔隙水压力议题,宁肯采信审稿者用寥寥数语表达的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见而退稿却不愿意刊登用数千字阐述的新观点。最后,阐述水压率理论的文章在《岩土工程界》2007年第5期公开发表。

    水压率理论引起的反响也相当特别。

    2006年3月上旬阐述水压率理论的文章在重庆市地质矿业协会举办的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学术研讨会上交流,获该协会一等奖。2006年3月下旬在重庆召开的全国第五次地质灾害防治学术大会上作者用几分钟时间简单地报告了水压率理论,桂林工学院(今桂林理工大学)一位教授表现出很大兴趣,向作者索取资料。2006年12月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协会勘察与岩土分会在杭州举办岩土工程中的地下水问题研讨会,会议安排的半天讨论主要围绕作者前一天在会上已做过学术报告的水压率理论进行,赞同和反对水压率理论的人数大约各占一半,反对者的意见与上述第三个刊物退稿时所附三位审稿者的意见相同(即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见),在作者对这些意见作出回复后反对者既未提出新的意见也未转而表示赞同。2007年12月中国建设教育中心在西安举办建设部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委托若干单位编写的《建筑工程勘察技术措施》培训班,2009年8月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举办重庆市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继续教育培训班,这两个培训班的部分参加者对作者在培训班上阐述的水压率理论颇有兴趣。在本世纪里,《岩土工程学报》和《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以及其他学术刊物发表过多篇质疑水压率理论或观点与水压率理论不同的文章。

    以土中水压原理为核心的水压率理论在可以解释和回答经典理论能够解释和回答的土力学现象和问题的同时,可以解释和回答经典理论不能解释和回答的诸多土力学现象和问题。该书值得岩土工程师和岩土工程科技人员一读。

    该书各章标题如下:

    第1章  水压率理论:土中水压原理及其在土力学中的应用

    第2章  孔隙水压力与有效应力之辩

    第3章  对质疑水压率理论文章“有效应力原理能够推翻吗”“对‘基于水压率讨论土中孔隙水压力及有关问题’一文的讨论”的回应

    第4章  对质疑水压率理论文章“再议水压率”的回应

    第5章  对质疑水压率理论文章“结合水能否传递静水压力——与方玉树先生探讨水压率问题”的回应

    第6章  对“岩土工程的若干哲学思考”一文中质疑水压率理论部分的回应

    第7章  对质疑水压率理论文章“关于有效应力原理的几个问题”“对‘关于有效应力原理的几个问题’讨论的答复”的回应

    第8章  用水压原理分析一种关于地下结构浮力的认识——对“浮力计算与黏土中的有效应力原理”一文的讨论

    第9章  用水压原理分析几种关于有效应力的认识

    第10章  用水压原理分析几种关于有效自重应力的认识

    第11章  用水压原理分析两种关于土压力的认识(一)——对“基坑支护结构上水土压力的分算与合算”一文的讨论

    第12章  用水压原理分析两种关于土压力的认识(二)——对“饱和土有效应力原理下的水土压力分算和合算的统一计算”一文及相似文章的讨论

    第13章  用水压原理分析一种关于固结的认识——对“两相非连续介质固结理论”一文的讨论

    第14章  用水压原理分析一种与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有关的综合性认识

    第15章  与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有关之研究的归纳




    (0)
    (0)

    我有话说

    全部评论(1)

    • fangligao发表于 07月13日 07:23这家伙很懒,没有个性签名!
    • 通过公众号《玉述岩土》可了解关于该书的更多信息
    点评:

    方玉树

    方玉树+加关注被关注:1382访问量:271607
    教授
    TA的评论分类经验心得(34)行业观察(0)热点解读(3)岩土杂谈(2)
    TA发表的最新评论
    新书《土中水压原理辨析与应用研究》简介
    关于水压原理及其在土力学中应用的理论——水压率理论
    阅读(1658)2022-07-11
    新书《地基通规和勘察通规分析与修改建议》简介
    《<建筑和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和<工程勘察通用规范>分析和修改建议》一
    阅读(1863)2022-07-06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概念和允许应力法不应强制推行
    将于2022年1月1日《建筑和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依然采用地基承载力特
    阅读(2583)2021-07-18
    最新关注TA的人1382人关注
    283151231828315123181399057939813990579398szh321szh321asd1569515902asd156951590220131051013920131051013926409933102640993310582648490com582648490com183376896931833768969320080808yan20080808yana510086643a51008664322130044292213004429yameteheyametehe1307766659113077666591thr062711thr0627111732067245217320672452bukai2008bukai20081786391063217863910632zjm125zjm125201231010314201231010314Zz1210Zz1210143872030814387203080902jpf0902jpftanning2019tanning2019咖啡的酒咖啡的酒
    扫一扫,关注微信
    av视屏在线
    <menuitem id="ptfaq"><th id="ptfaq"></th></menuitem>
    <i id="ptfaq"><code id="ptfaq"><option id="ptfaq"></option></cod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