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ptfaq"><th id="ptfaq"></th></menuitem>
<i id="ptfaq"><code id="ptfaq"><option id="ptfaq"></option></code></i>

  • 与其问如何签?不如说如何验? — 岩土感悟(53)

    2022-04-10 17:22  来源:岩土网  阅读:14217
    详细勘察报告是施工图设计依据,详勘单位是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工程建设过程中,常常遇到详细勘察单位是一家,施工勘察是另一家,时常发生两家勘察单位对场地地质条件、岩土参数认知不统一的情况。施工单位感到麻烦、建设单位觉得被动。有什么好办法呢?本文讲的故事,或许是解决途径之一。

    “湖南勘察交流”群,还算是一个比较热闹、且纯粹的群。

    一天,某单位总工问,详勘是一家单位,网审什么项目负责人都是详细勘察单位的,承诺书什么的都是详勘单位签订的,一桩一孔的施工勘察叫另一家勘察单位做了,签字如何签呢?

    没有人回答。

    巧的是,前些天,济南一位同行在某群求教,如何验桩?

    事情原委是这样的:某工程,详细勘察工作是一家,一桩一勘工作是另外一家,桩基施工是第三家。两次勘察都有完整的岩芯及照片,基岩为灰岩。设计采用旋挖成孔灌注桩,以中风化灰岩作持力层,抗压强度取30MPa,要求桩端入中风化灰岩不少于2m,并先进行旋挖成桩试验,成孔后还要做岩石地基载荷试验和地质雷达,工地24小时监控。施工单位采用干法成孔。

    旋挖钻机是360型,据介绍,30分钟进尺80cm,转速10-18/分钟,采芯率低,多为粉末状,不好分辨是强风化还是中风化,无法给施工钻机一个终孔标准。

    图片未命名


    网友们议论纷纷,归纳如下:

    观点一:

    “这牵扯到钻探工艺。”

     “这明显是成孔工艺问题,采取率过低。

    “那就是没到啊,中风化成不了粉,施工单位糊弄你呢。”

    “实在不行,叫个钻机来,验孔。扯这么多没意思。没错,施工单位把钱掏了。”

    观点二:

     “不是一桩一勘了吗?设计说多少就多少。”

    “都一桩一勘了,设计直接确定桩长了啊,强风化和中风化哪儿有明显的界线?”

    “一桩一勘就是要一桩一验的,勘察单位要派人蹭现场的。”

     “双控、桩长、持力层,桩长设计定,持力层勘察定。多简单!勘察要是觉得不够,再往下凿凿,凿够了为止。”

    “你跟设计商量下用入岩深度控制,让旋挖去你们打孔的位置挖一下,再比对下你们的照片看差得大不大。”

     “上次我们也遇到这情况,直接给说,你要我们勘察报告就要以我们为准,你不要勘察报告那就以施工的旋挖地层为准,最后设计妥协了。这作为勘察方要态度强硬,相信自己的勘察报告。”

    观点三:

     “那没招了,要不就每个孔取样做点荷载,按抗压强度分级。感觉不太现实。要不就桩基打完了然后拿钻机岩芯管打上一钻提上来看看,不知道现场能不能这么搞。”

    “钻完了上地质雷达可以,再上小钻机有很大难度。”

    “各方意见不统一,那就试桩呗。”

    这种现象在勘察界,特别在工业民用建筑勘察中已是司空见惯寻常事。笔者曾于在“中国岩土网”上写过一篇小文《谁来签这个字? — 岩土感悟之十七》(2015-01-07),或许能给大家一点启发。

    今天我想说的是上周自己遇到的与上述类似的另一件事情。

    某项目原详细勘察系一家,经过施工图审查,设计按审查合格的报告进行了设计,施工过程发现地质条件与详细报告出入很大,业主慎重起见,重新委托另一家单位进行了第二次详细勘察。设计进行了相应调整,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并要求逐桩钻探。因为工期所迫,桩基施工与逐桩钻探同步进行。

    不知什么原因,承担逐桩钻探工作的既不是原详勘单位,也不是第二次详勘单位,是另外的第三家。施工过程中,对桩端持力层的认定,逐桩钻探单位负责人与施工验槽服务者(第二次详细勘察单位)经常不一致。

    施工单位感觉麻烦,建设单位也觉得被动。问我有什么办法?

    我出了个主意:既然第二次详勘单位已成为勘察责任主体,持力层的确定应该责任主体说了算。桩基施工与逐桩钻探同步进行,正好给勘察责任主体一个验证自己成果的机会,同时也应作为其验槽的一项内容。前提必须是逐桩钻探质量是否满足要求也应该由勘察责任主体相关负责人说了算,只有勘察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对该场地的掌握尺度与设计采用的详勘报告的尺度更易达成一致。

    当然,这毕竟不完全同于验槽服务,勘察责任主体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知识,业主应该、且必须支付相应报酬,是按注册岩土师每天的基本咨询费付费还是按逐桩钻探总进尺按相关技术费标准付费,业主与勘察责任主体可以商量。

    业主采纳了我的建议,真希望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我很想建议前面提问的那位总工去看看《谁来签这个字? — 岩土感悟之十七》,尤其多留意拙文后面的留言,那都是同行们的心声啊。

    真希望,多年以后,这种问题的症结得到解除,历史不再重演。因为,那时,大家,都真正读懂了“明白”二字。

                        2022-04-10

    (0)
    (4)

    我有话说

    全部评论(7)

    • gzxiaoyu2008发表于 12月12日 00:30这家伙很懒,没有个性签名!
    • 所有勘察都是一家做就没这个问题了,哈哈
    点评:
    • dayouyang168发表于 10月09日 23:25这家伙很懒,没有个性签名!
    • 超前钻单位参与验桩,并签字盖章,详勘单位再签字盖章认可
    点评:
    • 牵手发表于 08月04日 10:00^ ┈┾ 这个˙.界﹎没゛哊の茹゛菓 ゛o◆哊﹎啲?伿╰
    • 两家单位都签字盖章最好
    点评:
    • cy3143发表于 06月17日 10:36陈振全
    • 设计是按照第二次详勘单位地勘资料进行的,第二次详勘单位理所当然的成为本工程的责任勘察主体。
    点评:
    • 葵花海发表于 05月16日 11:11这家伙很懒,没有个性签名!
    • 我们这里好多详勘和超前钻不是一家单位,验桩由超前钻单位验,主要是详勘单位不想揽那么多事,推给超前钻单位,最终的验收资料由详勘单位签字盖章。
    点评:
    • qyxmcad发表于 04月19日 11:57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 旋挖桩基地基持力层工程特性的判定其实很容易,关键是现在的岩土体制和勘察人员的专业素质距离要求太远。让人心急啊!
    点评:
    • 中勘1998发表于 04月15日 17:44这家伙很懒,没有个性签名!
    • 勘察钻孔的截面积与旋挖钻成孔的截面积不在一个等量级上,有些偏差也是正常的。判断旋挖钻机干作业成孔是否进入中风化岩层很简单,成孔进尺速度强风化与中风化也不在一个等量级上。
    点评:

    彭柏兴

    彭柏兴+加关注被关注:1195访问量:496549
    博士高工注册岩土工程师
    TA的评论分类经验心得(19)行业观察(3)热点解读(7)岩土杂谈(26)
    TA发表的最新评论
    不同类型地下水及不同条件下的抗浮设防水位的确定
    抗浮设防水位的确定对地下结构的安全使用至关重要,地下结构因抗浮而产生的变
    阅读(2216)2023-02-28
    与其问如何签?不如说如何验? — 岩土感悟(53)
    详细勘察报告是施工图设计依据,详勘单位是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工程建设过程
    阅读(14216)2022-04-10
    聚焦“双碳”议岩土-岩土感悟(52)
    2021年12月30日上午,湖南省勘察设计协会2021年度省优秀勘察设计
    阅读(4904)2022-01-13
    最新关注TA的人1195人关注
    lht1211lht12111593089136015930891360tiedao517tiedao517阳yang阳yanglove傲雪怒放love傲雪怒放huerhuerwangdanzhiwangdanzhijellon260jellon260李志彬李志彬hlxfoxhlxfoxscx64pspscx64psp曹成意曹成意nanhepihannanhepihanma352711818ma352711818kaozijikaozijixiaomingcugxiaomingcugtigerptigerp晓2013晓2013昕昕昕昕njwennjwenxhf6336xhf6336会飞的金枪鱼会飞的金枪鱼qiji78325qiji78325shoegazershoegazer
    扫一扫,关注微信
    av视屏在线
    <menuitem id="ptfaq"><th id="ptfaq"></th></menuitem>
    <i id="ptfaq"><code id="ptfaq"><option id="ptfaq"></option></cod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