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ptfaq"><th id="ptfaq"></th></menuitem>
<i id="ptfaq"><code id="ptfaq"><option id="ptfaq"></option></code></i>

  • 在线访谈(已结束)

    2017-07-12 17:13:06
    今天访谈顺利结束,非常感谢案例视频教程教学团队的老师们来为广大网友答疑。感谢大家对中国岩土网的支持!请继续关注中国岩土网以后进行的在线访谈。大家对本次访谈有任何意见或者建议请提到这里:http://www.tide-view.com/interviews/list.html
    xchzhong0072017-07-12 17:06:35
    各位老师好,专业课考试复习到什么程度才算有比较大的把握,我相信各位老师都比较有经验,请传授一下,谢谢!
    中国岩土网教学团队2017-07-12 17:11:51
    最好的检测办法就是做往年试题,往年试题能及格了,你的成功率50%,往年试题能作对70%了,你今年就基本能够过了。因此,建议大家复习到往年试题能作对70%以上(注意是初次做这一年的)。
    jinshangang2017-07-12 17:04:13
    感觉专业知识,要看很多书,老是记不住,考试找不到比较慌
    中国岩土网教学团队2017-07-12 17:09:28
    和刚才的考生一样的,你看一下上一个回复。
    jinshangang2017-07-12 17:02:34
    专业知识怎么准备?感觉很散
    中国岩土网教学团队2017-07-12 17:08:47
    专业知识的复习一定要有复习教程,靠看规范肯定感觉很散。市面上很多书,选一本买回来。
    从前到后认真学习复习教程。
    不熟的地方做些笔记,考前再看一两遍。
    主要作用:
    大多数单选题无需查规范
    部分多选题无需查规范
    拿不准的多选一定要查规范,查一个确保对一个
    通过专业知识考试比较简单,大多数考生不必要教师讲解都可以完成
    xzjunfeng1632017-07-12 17:02:09
    临近考试,针对案例部分有好的建议,哪些部分是今年的重点
    中国岩土网教学团队2017-07-12 17:05:25
    重点每年都一样的,参照前面的回答,有试题分布的图片。
    案例的复习请参照主持人的第二个提问。谢谢。
    zhangzm1682017-07-12 17:01:20
    各位老师好,岩土工程专业考试很难,一次性通过的人很少。对于自己比较熟悉的一块,总是觉得自己都能把握好,平时这方面的题目也做得多,考试的时候听说有部分考生出现死扣某道题,花了大量的时间,最后时间不够会做的题反而没有时间做,有这种情况吗?如果真的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中国岩土网教学团队2017-07-12 17:03:34
    各位考生,千万不要死扣不会做的题目,每年都会有同学认为自己这一块平时花的时间多,学得好就认为一定都会做。这是不对的,因为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课考试是水平考试,是要控制通过率的,肯定有很多过不了,所以题目每年大约会有20%以上的题目是平时没有见过的(往年真题里没有出现过的),部分可能还是难题,不会做就算了,赶紧换下一个题目做,要高效得分,不需要高分。
    5556782017-07-12 16:21:56
    介绍一下你们的教程,如何促进案例过关?
    中国岩土网教学团队2017-07-12 16:50:45
    (1)分析往年试题分布特征,精准指导;
    (2)以知识点为单元,全面复习;
    (3)以往年试题为例题,身临其境;
    (4)理清解题思路,指明易错点,提高成功率;
    (5)抓住考查重点,节约时间。
    yantu0212017-07-12 15:31:38
    今年第一次考,准备的有点晚了,今年就当去熟悉一下,您认为案例复习当中哪些考点必须把握,考到的可能性会相对大一些
    中国岩土网教学团队2017-07-12 16:48:25
    先温习一句古话: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考点统计大数据如下。
    每一个章节我们也有考点统计。你看一下就知道考什么了。
    longer2582017-07-12 15:27:56
    老师,地质背景的人,怎么复习基础考试
    中国岩土网教学团队2017-07-12 16:44:10
    今天的答疑主要针对专业考试,基础考试看看书就行了,买本复习教程,坐下来看上2个月,肯定能过,主要考数学物理化学电学地质材料等公共课。
    限量版白开水2017-07-12 15:27:31
    临近考试,感觉真题做了也没有很好的提高效率,平时工作又忙,只有晚上下班后有时间看会书,但案例这一块又不知道该怎么看,都是计算,一个不留神就掉进了陷阱,在做题方面,老师能否给些建议,如何能避开那些陷阱?
    中国岩土网教学团队2017-07-12 16:42:09
    您这种情况,建议购买我们的教程,提高学习效率。
    hyongchen2017-07-12 15:21:16
    对于下面这道题的答题过程,我有两点疑问:
    1)如何定义覆盖层厚度是16米,而不是20米?
    2)这里面只提到是8度,但即使是8度,但题目中没提说是加速度是0.20g还是0.30g,那如何定义是amax是0.16而不是0.24?
    中国岩土网教学团队2017-07-12 16:40:50
    规范规定:当地面5m以下存在剪切波速大于上部所有土层剪切波速的2.5倍,切剪切波速大于400m/s时,取至该土层顶面。180*2.5=450<460,上覆土厚度取到卵石顶面,因此取16m。
    地震加速度的确定确实少条件。
    -再见理想-2017-07-12 11:33:37
    老师您好,2003年案例第八题 题中未告诉深、宽修正系数如何求得fa?
    中国岩土网教学团队2017-07-12 16:21:48
    本题是老题目了,那时候考试刚开始,命题经验不足。建议做最近的题目,主要是近五年。
    我们根据本题,提供一个建议的解答,因为题目的原因,解答也未必达到你的理想,请见谅。
    小鸡炖蘑菇2017-07-12 15:57:59
    地基处理和桩基础这块对我来说是弱项,老是不能得分,您觉得我该看一下哪些方面的书加强一下?
    中国岩土网教学团队2017-07-12 16:18:50
    您说得应该是案例题,而且你是多年的考生了。建议你选用我们的教程,再提高一下吧,有人教还是不一样的。
    书的话我推荐土木工程学会的那本。
    hellopaul2017-07-12 14:06:01
    老师您好,想请教一下这题该怎么解?
    中国岩土网教学团队2017-07-12 16:16:39
    根据剪切是大小主应力的关系,大主应力=小主应力乘以tan(45°+30°/2)的平方,大主应力为小主应力的3倍,选D。
    taihuwater2017-07-12 15:19:46
    还剩两个多月的时间,如何补强?着重需要复习什么方面?
    中国岩土网教学团队2017-07-12 16:02:28
    请参照主持人问题第一问的解答,有具体问题再交流。
    够狠才man2017-07-12 15:23:23
    案例30选25,哪些是计算量相对来说比较大的?请老师给点建议,放弃哪一类的题目比较好
    中国岩土网教学团队2017-07-12 16:01:31
    渗透系数现场测定、多层土的沉降计算、桩负摩阻力、抗震的题目往往计算量比较大,但有时也有命题者出的很巧妙,或者一道题只考一部分,这样计算量就适合了。
    建议你自己多做往年试题时,积累自己的经验。
    0056092017-07-12 15:05:09
    各位老师好,按通常案例的答题顺序,才能充分利用三小时,个人认为勘察、基坑应放到后面,这几年浅基础、地基处理、和桩基的题,坑也越来越隐蔽,做了也不见得得分。请老师指点指点一下案例答题顺序以及时间分配。
    中国岩土网教学团队2017-07-12 15:58:04
    因人而异,总体来讲:
    先熟后疏,自己会的先做,需要查阅规范的后做。
    先易后难,计算过程简单的先做,成功率高、节约时间。
    
    就你个人而言,可能要加强浅基础、地基处理、和桩基部分的学习,所谓难了不会、会了不难。
    蓝雨2017-07-12 14:14:08
    今年考的规范和去年的没变,那去年新增的那几本规范是不是得重点多看一下?没什么可以借鉴的真题,该怎么复习呢?
    中国岩土网教学团队2017-07-12 15:55:36
    规范以勘察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桩基规范、地基处理规程、基坑规范、边坡规范为主,其他为辅,题目较少,要抓住重点。往往后加几本规范只考了1题,所以,有所准备即可,没必要看的太仔细,必将时间精力有限。
    最好的练习题就是往年试题,岩土网有,购买我们的视频教程也赠送。
    move52102017-07-12 13:52:50
    地基承载力修正时,宽度大于6m该怎么取值?岩土网的案例视频教程对往年真题有做分析吗?
    中国岩土网教学团队2017-07-12 15:50:50
    第一问:规范中的符号说明明确指出,大于6m按6m取值。
    第二问:本教程包括复习指南、知识点讲解、例题及解答,解答中会指出易错点。
    silence_leo2017-07-12 13:38:44
    怎么理解土自重应力与有效应力?粘性土该怎么算?
    中国岩土网教学团队2017-07-12 15:48:05
    有效应力是土颗粒传递的应力的面积平均值,是相对于孔隙水应力的一个概念。
    自重应力是由自重引起的土颗粒传递的应力,是有效应力,因此在计算中地下水位以下应取浮重度。
    自重应力、有效应力的计算与土类无关。具体计算过程见土力学第三章土中应力第一节自重应力。
    007yuan0012017-07-12 13:34:35
    为什么要用立方体抗压强度?20X1000/80=125这是2016年的李向阳和郭嘉给出的答案,是认为桩和土同时达到最大应力来考虑的。
    中国岩土网教学团队2017-07-12 15:44:11
    理解为桩和土都是最大时的应力比。这道题里没有其他信息,所以可以直接用抗压强度计算。这种题缺少信息的题目以后会越来越少。
    005442017-07-12 13:24:11
    土力学是基础,但知识点实在是太多,想请教一下老师们哪些知识点需要重点掌握?时间不多了,怎样才能少走g 一些弯路?
    中国岩土网教学团队2017-07-12 15:41:26
    土力学书看第2、3、4章,物理性质,土中应力(不含布辛奈斯克理论解部分)、压缩和沉降就可以了,这一部分的基本概念非常重要。重视基本概念,才能对付越来越刁钻和灵活的题目。其他看复习教程。
    2017-07-12 15:39:16
    访谈正在进行中,有要提问的抓紧时间!欢迎大家积极提问
    lm-20062017-07-12 11:21:47
    这个题目,用的是地基处理规附录B(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要点),B.0.6静载试验最大加载压力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承载力特征值2倍。这个设计要求的承载力,到底是指单桩的设计承载力,还是复合地基的承载力?
    中国岩土网教学团队2017-07-12 15:37:11
    依据规范,应为复合地基承载力,本题的意思是指一根桩对应面积的复合地基。
    lhc_3625232017-07-12 10:25:35
    老师您好,规范一直没有系统地看,都是在做题的时候翻的,导致对规范很不熟,真考试的时候怕不熟悉影响时间,现在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再看一遍时间也不够了,有没有好的一些建议,可以尽快得熟悉规范,不想把时间浪费在找规范上
    中国岩土网教学团队2017-07-12 15:32:55
    复习教程要系统的看,规范本来就不要系统的看,平时查着查着就熟了,建议做下图所示标记,方便查找,提高查找效率。
    yjiezhang3092017-07-12 10:19:59
    用内径8cm、高2cm的环刀切取饱和原状土样,湿土质量m1=183g,进行固结试验后,湿土质量m2=171g,烘干后土的质量m3=131.4g,土的比重Gs=2.70,则经历压缩后,土的孔隙比变化量最接近()
    (A) 0.137 (B) 0.250  (C) 0.354 (D) 0.503
    
    根据土的指标换算,可以计算出固结试验前的土样孔隙比e1=1.065,但是却无法计算固结试验后的土样孔隙比e2。参考答案的做法是认为固结试验后的饱和度等于1,显然该说法并不能成立。
    请问该如何计算固结试验后的孔隙比?
    中国岩土网教学团队2017-07-12 15:31:00
    您好,本题的原解答是对的,固结试验整个过程中土体都是饱和的。固结试验中土样质量的减少就是水的质量,除以水的密度就是孔隙体积的减少量。具体数字就请这位考生自己亲自算了。
    cjqang2017-07-12 10:07:40
    老师您好,连续考了两次,都是案例不过,差10分的样子,今年又要考了,我该怎么用这段时间来提高自己?做题做得有些麻木了
    中国岩土网教学团队2017-07-12 15:26:49
    这位考生的情况属于主持人提问第一问中第(4)种情况,建议你使用我们的视频教程。购买网址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549056298827
    zhangzm1682017-07-12 09:39:30
    请问考试过程中,在做案例题时,时间挺紧张的,答题顺序有没有讲究?怎么安排时间比较好?
    中国岩土网教学团队2017-07-12 15:24:36
    这个题目很好,效率非常重要,建议如下:
    先熟后疏,自己会的先做,需要查阅规范的后做。
    先易后难,计算过程简单的先做,成功率高、节约时间。
    -hellow-2017-07-11 11:02:12
    老师您好!偏心荷载下 抗倾覆稳定系数为啥是3?求教
    中国岩土网教学团队2017-07-12 15:23:00
    这位考生,您好,不知道您的资料来源,但这道题目确实没有意义,与建筑地基基础规范中地基的稳定性的概念也不同,我也不能很好的理解编者的意思。
    shenjiechao2017-07-10 10:59:57
    请问,该题如果要求计算30d时的固结度,这个ΣΔp按多少计算
    中国岩土网教学团队2017-07-12 15:17:30
    这位考生好,这道题中如果要算30天的,那二级荷载未施加,所以只按一级荷载计算。
    岩土疯了2017-07-07 16:05:12
    2016D19题墙背不垂直,是不是该用库伦土压力公式Ea=0.5*γ*H*H*Ka
    中国岩土网教学团队2017-07-12 15:10:39
    注意,本题考的是铁路,要用铁路规范,基础理论固然重要,但答题一定要依据相应规范结题,详细解答过程如下:
    2017-07-12 15:07:02
    主持人的问题先问到这,我们把剩下的时间留给大家,接下来老师将会回答广大网友的提问,请大家抓紧时间提问!
    主持人2017-07-12 15:01:11
    案例是最难通过的,考生们如何学习能达到最大的效果?
    中国岩土网教学团队2017-07-12 15:06:01
    这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好一概而论,我们的总体建议有这个几条:
    (1)	全面复习,做到主要考点全把握,如下图,只有这样在考试的时候自己才有选择权。因为考试时30题选做25题的,就可以选做一些计算过程简单的、自己把握性更高的题目来作答。
     
    (2) 重点突出,比如浅基础、桩基础、地基处理,这三大块,知识量不太多,考题很密集,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益很高。
    (3) 学一个就通一个,不能一知半解,看似会了,题目也做了,最后没得分,这才是最大的浪费。
    主持人2017-07-12 15:00:32
    距离2017年注册岩土考试只剩下两个多月的时间了,针对专业考试,这个阶段该怎么把握?
    中国岩土网教学团队2017-07-12 15:04:05
    主持人好,各位考生好!
    是的,现在也就2个月了,已经进入关键时期,成败就这在两个月里了。
    但具体到复习备考策略,因人而异:
    (1)对于刚刚开始的人,建议第一个月系统复习,我们建议选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的教程,通过复习具备通过知识考试的能力。第二月前半个月专攻案例,建议用我们的视频教程,第二月前后半个月做往年试题,查缺补漏提高。
    (2)对于已经完成了系统复习的初考生,先做两套往年试题,看看薄弱点在哪?然后有针对性的复习。
    (3)对于往年参加过考试的同行,自己已经清楚自己的薄弱点在哪里,直接有针对性的复习、练习就可以了。
    (4)对于多次考试不过的考生,我们认为这类考生仅靠自己的努力很难突破了,建议报班,比如案例总是不过的考生,可以选用我们的视频教程。
    2017-07-12 15:00:14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有请中国岩土网案例视频教程教学团队的老师们来做访谈,今天访谈的主题是2017年注册岩土专业考试如何复习迎考,大家可以围绕注册岩土专业考试进行提问。访谈时间:15:00-16:00,大家可以先积极提问,稍后案例视频教程教学团队的老师们将会回答相关问题。今天的访谈正式开始。

    网友提问(共有29个问题)

    按时间刷新
    同问(5)已回答
    小鸡炖蘑菇2017-07-12 15:57:59
    地基处理和桩基础这块对我来说是弱项,老是不能得分,您觉得我该看一下哪些方面的书加强一下?
    同问(5)已回答
    longer2582017-07-12 15:27:56
    老师,地质背景的人,怎么复习基础考试
    同问(3)已回答
    yantu0212017-07-12 15:31:38
    今年第一次考,准备的有点晚了,今年就当去熟悉一下,您认为案例复习当中哪些考点必须把握,考到的可能性会相对大一些
    同问(2)已回答
    hellopaul2017-07-12 14:06:01
    老师您好,想请教一下这题该怎么解?
    同问(1)已回答
    限量版白开水2017-07-12 15:27:31
    临近考试,感觉真题做了也没有很好的提高效率,平时工作又忙,只有晚上下班后有时间看会书,但案例这一块又不知道该怎么看,都是计算,一个不留神就掉进了陷阱,在做题方面,老师能否给些建议,如何能避开那些陷阱?
    同问(1)已回答
    够狠才man2017-07-12 15:23:23
    案例30选25,哪些是计算量相对来说比较大的?请老师给点建议,放弃哪一类的题目比较好
    同问(1)已回答
    hyongchen2017-07-12 15:21:16
    对于下面这道题的答题过程,我有两点疑问:
    1)如何定义覆盖层厚度是16米,而不是20米?
    2)这里面只提到是8度,但即使是8度,但题目中没提说是加速度是0.20g还是0.30g,那如何定义是amax是0.16而不是0.24?
    同问(1)已回答
    0056092017-07-12 15:05:09
    各位老师好,按通常案例的答题顺序,才能充分利用三小时,个人认为勘察、基坑应放到后面,这几年浅基础、地基处理、和桩基的题,坑也越来越隐蔽,做了也不见得得分。请老师指点指点一下案例答题顺序以及时间分配。
    同问(1)已回答
    -再见理想-2017-07-12 11:33:37
    老师您好,2003年案例第八题 题中未告诉深、宽修正系数如何求得fa?
    同问(1)已回答
    岩土疯了2017-07-07 16:05:12
    2016D19题墙背不垂直,是不是该用库伦土压力公式Ea=0.5*γ*H*H*Ka
    同问(0)已回答
    xchzhong0072017-07-12 17:06:35
    各位老师好,专业课考试复习到什么程度才算有比较大的把握,我相信各位老师都比较有经验,请传授一下,谢谢!
    同问(0)已回答
    jinshangang2017-07-12 17:04:13
    感觉专业知识,要看很多书,老是记不住,考试找不到比较慌
    同问(0)已回答
    jinshangang2017-07-12 17:02:34
    专业知识怎么准备?感觉很散
    同问(0)已回答
    xzjunfeng1632017-07-12 17:02:09
    临近考试,针对案例部分有好的建议,哪些部分是今年的重点
    同问(0)已回答
    zhangzm1682017-07-12 17:01:20
    各位老师好,岩土工程专业考试很难,一次性通过的人很少。对于自己比较熟悉的一块,总是觉得自己都能把握好,平时这方面的题目也做得多,考试的时候听说有部分考生出现死扣某道题,花了大量的时间,最后时间不够会做的题反而没有时间做,有这种情况吗?如果真的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同问(0)已回答
    5556782017-07-12 16:21:56
    介绍一下你们的教程,如何促进案例过关?
    同问(0)已回答
    taihuwater2017-07-12 15:19:46
    还剩两个多月的时间,如何补强?着重需要复习什么方面?
    同问(0)已回答
    蓝雨2017-07-12 14:14:08
    今年考的规范和去年的没变,那去年新增的那几本规范是不是得重点多看一下?没什么可以借鉴的真题,该怎么复习呢?
    同问(0)已回答
    move52102017-07-12 13:52:50
    地基承载力修正时,宽度大于6m该怎么取值?岩土网的案例视频教程对往年真题有做分析吗?
    同问(0)已回答
    silence_leo2017-07-12 13:38:44
    怎么理解土自重应力与有效应力?粘性土该怎么算?
    同问(0)已回答
    007yuan0012017-07-12 13:34:35
    为什么要用立方体抗压强度?20X1000/80=125这是2016年的李向阳和郭嘉给出的答案,是认为桩和土同时达到最大应力来考虑的。
    同问(0)已回答
    005442017-07-12 13:24:11
    土力学是基础,但知识点实在是太多,想请教一下老师们哪些知识点需要重点掌握?时间不多了,怎样才能少走g 一些弯路?
    同问(0)已回答
    lm-20062017-07-12 11:21:47
    这个题目,用的是地基处理规附录B(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要点),B.0.6静载试验最大加载压力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承载力特征值2倍。这个设计要求的承载力,到底是指单桩的设计承载力,还是复合地基的承载力?
    同问(0)已回答
    lhc_3625232017-07-12 10:25:35
    老师您好,规范一直没有系统地看,都是在做题的时候翻的,导致对规范很不熟,真考试的时候怕不熟悉影响时间,现在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再看一遍时间也不够了,有没有好的一些建议,可以尽快得熟悉规范,不想把时间浪费在找规范上
    同问(0)已回答
    yjiezhang3092017-07-12 10:19:59
    用内径8cm、高2cm的环刀切取饱和原状土样,湿土质量m1=183g,进行固结试验后,湿土质量m2=171g,烘干后土的质量m3=131.4g,土的比重Gs=2.70,则经历压缩后,土的孔隙比变化量最接近()
    (A) 0.137 (B) 0.250  (C) 0.354 (D) 0.503
    
    根据土的指标换算,可以计算出固结试验前的土样孔隙比e1=1.065,但是却无法计算固结试验后的土样孔隙比e2。参考答案的做法是认为固结试验后的饱和度等于1,显然该说法并不能成立。
    请问该如何计算固结试验后的孔隙比?
    同问(0)已回答
    cjqang2017-07-12 10:07:40
    老师您好,连续考了两次,都是案例不过,差10分的样子,今年又要考了,我该怎么用这段时间来提高自己?做题做得有些麻木了
    同问(0)已回答
    zhangzm1682017-07-12 09:39:30
    请问考试过程中,在做案例题时,时间挺紧张的,答题顺序有没有讲究?怎么安排时间比较好?
    同问(0)已回答
    -hellow-2017-07-11 11:02:12
    老师您好!偏心荷载下 抗倾覆稳定系数为啥是3?求教
    同问(0)已回答
    shenjiechao2017-07-10 10:59:57
    请问,该题如果要求计算30d时的固结度,这个ΣΔp按多少计算
    中国岩土网教学团队+加关注被关注(794)访问量(55863)
    访谈主题:

    2017年注册岩土专业考试如何复习迎考

    擅长领域:

    注册岩土考试、考试辅导、土力学、基础工程等。

    往期访谈

    更多>>
    av视屏在线
    <menuitem id="ptfaq"><th id="ptfaq"></th></menuitem>
    <i id="ptfaq"><code id="ptfaq"><option id="ptfaq"></option></code></i>